就在快船高歌猛进,被视为西部顶级强队之际,一则场外新闻再次将球队老板史蒂夫·鲍尔默推至风口浪尖。事件的焦点人物,正是前快船球员、以“疯狗”精神著称的帕特里克·贝弗利。
在其个人播客节目中,贝弗利爆出猛料,声称自己去年与快船队商讨续约时,球队管理层向他提供了一份独特的“阴阳合同”提案。据他描述,这份提案包含两份截然不同的报价:一份是金额更高、但保障性较低且附带苛刻激励条款的合同;另一份则是金额较低,但完全保障的合同。
贝弗利详细阐述道,球队管理层极力游说他选择那份金额更高但非保障的合同,并向他做出了诸多口头承诺,保证他只要保持健康并达到一些“轻而易举”的出场目标,就能轻松拿到全部金额。他们甚至暗示,这份合同是对他忠诚和贡献的一种“奖励式”的冒险,鼓励他“赌自己一把”。
然而,职业生涯中见惯商业操作的贝弗利对此深感疑虑。他最终选择了金额较低但完全有保障的那份合同。事实证明,他的谨慎并非多余。就在他做出选择后不久,他就在一笔交易中被快船送往了孟菲斯灰熊队。
贝弗利在播客中情绪激动地表示:“如果我当时听了他们的话,选择了那份看起来钱多的合同,那么在我被交易的那一刻,所有那些口头承诺都会烟消云散。我可能什么都得不到,或者只能拿到微不足道的一部分。他们差点让我掉进陷阱。”
这并非鲍尔默时代的快船第一次面临此类指控。几年前,前快船球员小里弗斯就曾隐晦地提及,当年他与球队续约时,父亲道格·里弗斯(时任球队总裁兼主帅)曾面临“给儿子一份优厚合同”的外部压力,但最终提供的却是一份远低于市场价的合同,被外界戏称为“折扣合同”或初代“阴阳合同”。贝弗利此次的爆料,无疑让外界将其与旧事联系起来,戏称为“阴阳合同2.0”版本。
此事迅速引发舆论热议。球迷和媒体纷纷质疑快船管理层的商业道德和操作透明度。尽管在NBA这样一个商业联盟,合同谈判本就是一场博弈,管理层为球队争取最大利益无可厚非,但通过可能带有误导性的口头承诺来引导球员做出高风险选择,仍然触及了职业体育中信任与诚信的底线。
截至目前,快船官方及鲍尔默本人尚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。贝弗利的这次“重锤”,无疑给正志在冲冠的快船队更衣室氛围和球队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它再次提醒所有球员,在生意面前,任何口头承诺都不如白纸黑字的保障条款来得可靠。而这起风波将如何发展,是否会引发联盟的进一步关注,都还是未知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