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场比赛的气氛至今记忆犹新。那时我还只是个新秀,第一次作为对手站在斯台普斯中心的地板上,而对面站着的是科比·布莱恩特,那个我从小到大在电视里看了无数遍的传奇。
球馆里人声鼎沸,灯光聚焦在中央。一个回合,我在侧翼试图绕过一个掩护去追防。下一秒,事情发生了。科比的肘子,毫不客气地,结结实实地撞在了我的胸口。那一下来得突然又猛烈,我瞬间岔了气,踉跄着向后退了几步,脑子里嗡嗡作响,只有一个念头:“哇,这可真够劲。”
我下意识地望向裁判,期待着一个哨声。但什么也没有。裁判的目光移向了别处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。科比呢?他面无表情,就像完成了一次最普通不过的卡位,已经投入到下一个攻防回合中。那一刻我明白了,这就是NBA的赛场,尤其是面对科比这样的球员时,你别指望任何优待,你必须自己扛住。
比赛在继续,激烈的身体对抗无处不在。但自那之后,有些东西似乎不一样了。在一次死球间隙,我正低头往前场走,科比从身后走了过来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伸出手,在我屁股上重重地、几乎是鼓励性地拍了两下。
那个简单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。我瞬间读懂了他的意思。那一下肘击,不是恶意伤人,而是他检验你的方式,是他在测量你这个新秀的硬度,看你是否会因此退缩、抱怨。而之后的拍屁股,则是他的认可。像是在说:“小子,你挨了一下,但你没躲,也没哭喊着找裁判,你承受住了。你赢得了我的尊重。”
这件事对我影响深远。科比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竞争的最高层次。那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和天赋,更是关于心态和韧性。他用自己的方式给你上第一课:在这里,你要靠自己赢得一切,包括对手的尊重。他不会给你任何便宜,但如果你证明了自己,你会得到他真正的认可。
这种“曼巴精神”的核心——极致的竞争心、对比赛的尊重以及通过考验来传递的火炬——从那一天起,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职业生涯里。